Suechin

如何巧借节假日进行品牌营销策划

时间:2021-09-30

每逢重大节假日,人们往往会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节假日已经成为中国百姓购物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假日经济也一直是很多商家和企业都会全力争夺的消费战场。
事实上,节假日营销一直是商家或企业最佳的销售时机,通过精心的品牌营销策划,往往会出现“四两拨千斤”或“出奇制胜”的效果。好的节假日营销策划,需要根据特定节日中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品牌价值主张来进行设计,借势节日,服务于销售增长或品牌提升,从而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达到双赢或多赢。
上海硕呈品牌战略咨询认为,一个好的节假日品牌营销策划,不仅要走口、走手,更要走心走肾。这不,马上就是国庆黄金周了,跟随硕呈品牌战略咨询了解下如何策划一场既走心又走肾的节假日营销吧!
什么是节假日营销
节假日营销,就是在特定节假日期间,利用消费者的节日消费需求和品牌价值主张,综合利用线上和线下等各种营销手段,进行产品的传播推介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销售,提升品牌形象。比如新年、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520、端午节、618等等。春节是传统的喜庆节日,“五一”、“十一”则是休闲假日,节假日营销就要抓住这些时间节点。
如服装品牌红豆利用七夕进行品牌营销,是第一个吃到“七夕营销”红利的人。2001年,正处于市场边缘化的红豆品牌背水一战,以红豆“相思”意作为载体,在国内首创“红豆七夕节”,开启七夕营销,因此品牌知名度大涨。此后,红豆品牌更是每年定期举办“红豆七夕节”。2021年七夕节,红豆服装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10.66亿。
不仅是利用自然节假日进行节假日营销,在今天以用户思维为核心理念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多品牌更是自主创造大众化的“营销节日”。如亚马逊的会员日,天猫的双11,京东的“618”等。
亚马逊的会员日,就是亚马逊2015年为了公司成立20周年创造出来的节日。经过3年时间,它在美国已经成功地成为人们期待的另一个“夏日节日”,今年还进入了近20个国家。
普遍公认的是,无论交易额还是影响力,亚马逊的会员日如今无法和另一个中国创造出的购物节——双11——相比。一种说法是,双11最早诞生于1993年的南京大学,当时的大学生想给单身状态的人创造一个节日。2008年,阿里巴巴将它变为了购物节。
今年的双11已经是第13年,它就像零售业的超级碗一样,重新定义了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零售图景。毫不夸张地说,从支付、运营到物流,双11激发和倒逼了一系列的创业和创新,围绕双11诞生了一整套生态系统。
节假日营销目的
一是实现节日业绩增收
节日是欢乐的日子,也是动感的日子,人们往往处在一个比较欢乐的状态,商家通过把握或捕捉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消费心理,寓乐于销、制造热点,最终实现产品的销售。针对不同节日,塑造不同鲜明活动主题,把最多顾客吸引到自己的门店、网店,营造现场气氛,实现节日增收业绩目的。
如2020年618,天猫618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为6982亿,京东方面的数据为京东618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692亿元。上海某区在202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区内商业企业8天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4.26%,大型商业体日均客流均达5万以上,环比节前增长17%。
二是传达品牌内涵和形象
嫁接节日的文化氛围,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营销。充分挖掘和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与品牌自身理念或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在给消费者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带来良好的品牌效益,传递良好的品牌内涵,树立良好的品牌或企业形象。
如何进行节假日品牌营销策划,真正成为“赢销”,六大要点要记牢
要点一:明确节假日营销的目标
商家首先必须要非常清楚和明确特定节假日营销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提升销售,还是为了清理库存,亦或是为了传递和提升品牌形象等等,只有首先搞清楚想要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节假日策略指导和行动纲领。
一般而言,节假日营销会同时有多个不同的目标,要分清主次,重点明确,节假日营销主要是为了刺激销售,在短时间内提振产品的销量,因此节假日营销重点是要解决终端通路问题。
目标最好可以量化,才能达到考核、控制、计划的目的,从而为策划一次成功的节假日营销做好铺垫。
要点二:清晰节假日营销的主题
节假日营销要想制造点动静,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和触动,并采取购买行动,必须要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主题必须要有冲击力,让消费者记忆深刻,还必须要有吸引里,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产生购买的欲望和行动。
很重要的一点是,主题不能偏离品牌价值主张,必须要贯穿于整个节假日营销的始终,一以贯之,并且要体现在品牌节假日营销的方方面面,加深消费者的记忆。
要点三:确定节假日营销的方式
多样营销灵活组合。例如秒杀、团购、新人优惠、二件折扣、第二件五折,两件7折、满额立减,拉客返单等等,无论是平时做爆品促销活动,还是节日营销,平台只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组合。
直播、短视频带货。直播、短视频等多样化的带货方式为品牌或产品的流量和销量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短视频运营。现在流行刷短视频,年轻用户更倾向于这种营销方式,通过视频播放营造场景化的商品销售,引发兴趣和购买。短视频时间控制在5—10秒,可以拍摄产品的实物情况,也可以简单介绍功能,尽可能让消费者短时间内对产品感兴趣。
新经济下的营销活动越来越要求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所创新,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促进销售量。门店优惠活动和爆款推荐信息借助视频号+公众号+社群+小程序直接触达终端客户,借助有数的链接能力,还能直接进行线上销售,营销场景能力更加强大。
要点四:统一节假日营销的节奏
节假日营销必须要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协调行动,从而形成合力,确保执行高效准确。
通随时随地掌控节假日营销状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商品价格。让营销活动有序进行,在正式的节假日营销活动开始前,可进行动员大会,安排活动细节和预案,确保营销活动顺利进行。
要点五:控制节假日营销的成本
节假日营销是餐厅常用固定的活动,因此很多物料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比如餐厅做节假日营销,餐厅可以每次节日都有不同的主题,但是餐厅装饰却可以从简。尽量达到一次布置下来之后就不用进行大的改动,只需要在小装饰品上根据每个节日设置一点点相关的情节,打造节日氛围。
要点六:做好节假日营销的复盘
一次节假日营销活动成功与否,除了活动期间的高人气外,活动后的复盘宣传也很重要。因此,节日营销除了节日气氛的渲染和优惠的价格,还要注意顾客的感受和信息反馈,整理出意见来加以改进。并且对活动时候的一些精彩画面设计海报或者在一些媒体上进行推广宣传。这样的目的不仅是给当下的顾客看,还要给没参与进来的顾客看,让他们产生出一种没有参加今天这个活动简直太遗憾的感觉,吸引他们的持续关注。
小结
节假日营销制定在创造利润、提升销量、转化客群的基础上,要利用一切可能充分传达品牌核心价值,引起用户共鸣,传递品牌形象,以此赢得消费者信任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章

冰饮、防晒、夜宵经济:解码夏季消费场景下的品牌突围战
当气温逐渐攀升,消费市场也随之迎来热潮。从冰饮赛道超2000亿元的规模扩张,到防晒衣单月销量破万件的市场爆发,再到夜间餐饮消费3倍增长的活力释放,夏季经济正以数据化的方式重构品牌竞争逻辑,一场围绕“高温刚需”的争夺战已然打响。上海硕呈认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品牌需要敏
县城新中产崛起:2025下沉市场攻坚的7个反常识洞察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这句曾经的网络热梗,正在被2025年的县城新中产改写。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一线城市(2024年达8.3% vs 5.1%)。全国2800个县域中,47%的县城出现“轻奢消费圈”,客单价超500元的餐饮门店数量增长220%。特斯拉县级门店平均单店年销量突破300台,超越北京五环外门店。当一线品牌还在用“下沉=低价”的思维攻城略地时,真正的县城新中产早已撕掉“土味”标签,建立起独特的消费哲学。上海硕呈揭示7大反常识真相。
再谈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穿透战略迷雾看企业增长逻辑最近,我们在与客户沟通并探讨“战略”时,发现部分客户对于战略的理解包括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包括部分品牌战略咨询、企业文化咨询、创意设计等专专业领域公司,也是基于各自的主营业务,将企业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这三个高频词汇混为一谈。当小米宣布造车时,有人认为
从《哪吒2》看品牌长期主义的力量
截止3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经突破146亿元,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哪吒2》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哪吒2》爆火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七年蛰伏的必然结果,至今仍然不断创造新的神话。当我们看完电影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发现片尾字幕滚动着3685名动画师的名字时,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是导演及大量的制作成员用时间、品质和内容筑起的品牌价值高地。上海硕呈通过对《哪吒2》成功背后商业密码的解析,可以发现成功品牌背后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就是在急功近利的商业世界中,真正的品牌价值永远属于那些坚持品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的长期主义者。
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圈指南 用“小预算”撬动“大流量”的5大法则
导语很多中小企业挺过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迈入2025年后发现市场竞争环境依然激烈,流量成本飙升、消费者决策日益理性,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巨头围剿?上海硕呈从策略转型、技术赋能到情感连接,拆解低成本高回报的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局路径。一、痛点诊断:中小企业的三大生死劫流量内卷:头部平台竞价广告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品牌焕新再启程
我们告别了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 2025 年。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上海硕呈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郭爽女士,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话题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 品牌焕新再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