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30
引言:节点经济的战略价值与文旅融合的新机遇
2025年10月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文旅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据文旅部数据,双节前夕,国内省际交界城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2%,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昭通预订量飙升103%;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远途目的地酒店搜索量同比激增75%。家庭游、远途游成为主流,省际交界城市凭借地理与文化融合优势成为新宠,而沉浸式体验消费正推动旅游从“打卡式观光”向“深度化体验”转型。
上海硕呈认为,对于区域品牌而言,双节不仅是消费旺季,更是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全国破圈的战略机遇。本文硕呈将从文化深度挖掘、科技赋能体验、跨界资源整合、政策红利卡位四个维度,结合京东旅行“奔赴喜月”、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案例,拆解区域品牌借势中秋文旅的实战路径。
一、文化深度挖掘:从“地理标识”到“情感共鸣”的IP化转型
01省际交界城市的文化融合创新
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昭通,通过“一日一省”主题线路,将三国文化、茶马古道、彝族风情等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体验的“三省叠加”。这种模式启示区域品牌:省际交界城市需突破行政边界,以文化共性为纽带,打造“跨区域文化IP”。例如,赣粤湘闽四省通衢的赣州,可联合四省非遗传承人,推出“客家文化走廊”项目,通过沉浸式剧场、非遗工坊等形态,将客家土楼、围屋等地理标识转化为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具体可设计“客家迁徙史”实景演出,游客通过角色扮演参与剧情,增强互动性与记忆点。
02历史场景的现代演绎
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近百名演员定制唐代服饰、编排大型沉浸式巡游表演,还原盛唐中秋场景。数据显示,双节期间陕西全省推出2800余场文旅活动,其中“古风拜月仪式”“中秋民俗市集”等互动项目占比超65%。区域品牌可借鉴此模式,挖掘本地历史典故,设计“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体验。例如,敦煌可复刻“月牙泉夜宴”,结合数字投影技术重现丝绸之路商队的中秋庆典,吸引年轻游客通过短视频参与“文化共创”。同时,可开发“敦煌密码”解谜游戏,游客通过破解历史线索获取文创奖励。
二、科技赋能体验:从“功能满足”到“感官震撼”的体验升级
01沉浸式场景的科技重构
京东旅行在广州塔打造的“超级月亮”巨物装置,通过AR技术实现“月亮与地标合影”,结合线下快闪店的“集章打卡抽好礼”互动,形成线上线下流量闭环。数据显示,该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5亿次,带动广州塔周边酒店预订量增长50%。区域品牌可复制此模式,在本地地标建筑部署轻量化AR装置,例如在杭州西湖设置“嫦娥奔月”AR游戏,游客通过扫码参与剧情任务,解锁限量版文创产品。同时,可引入全息投影技术,在古建筑内呈现历史场景,增强沉浸感。
02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美团跑腿“给嫦娥送月饼”案例显示,通过分析用户搜索数据,锁定“Z世代”对神话IP的偏好,设计脑洞剧情并投放短视频平台,实现单条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次。区域品牌需建立“数据中台”,整合OTA平台搜索数据、社交媒体互动数据、本地消费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例如,三亚可针对北方避寒游客,推送“海洋主题中秋夜”套餐,结合无人机灯光秀、海底餐厅等科技元素,提升转化率。同时,可通过AI算法预测游客行为,动态调整营销策略。
三、跨界资源整合: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的协同作战
01文旅+健康的场景融合
京东健康超有礼联合小仙炖、费卡华瑞等品牌,在广州塔打造“超级礼盒”快闪空间,将健康产品与中秋家礼结合,实现单日销售额超250万元。区域品牌可拓展“文旅+健康”边界,例如在长白山推出“温泉药膳中秋宴”,联合中医药企业开发养生菜品,通过“食疗+温泉”双体验吸引中老年客群。同时,可邀请健康专家开展讲座,提升活动附加值。
02文旅+游戏的流量嫁接
《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文旅爆发,数据显示游戏上线后山西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0%。区域品牌需主动对接游戏、动漫IP,例如在张家界推出“仙侠世界中秋夜”,复刻游戏场景并邀请COSER互动,通过“二次元+实景”吸引年轻游客。同时,可开发本地文化主题的小程序游戏,如“敦煌飞天挑战赛”,用户通过游戏积分兑换景区门票,实现流量转化。此外,可与游戏厂商合作推出联名文创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政策红利卡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引领”的战略布局
01国家战略的本地化落地
国家“双碳”政策下,甲烷监测卫星发射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区域品牌可结合政策,在海南三亚推出“碳中和中秋夜”,通过碳足迹追踪系统展示活动减排量,联合环保组织颁发“绿色旅行证书”,吸引ESG投资机构关注。同时,可开发低碳旅游线路,如骑行、徒步等,倡导绿色出行。
02地方政策的资源整合
陕西省文旅厅统筹发放4500万元消费券,带动全省酒店预订量增长65%。区域品牌需建立“政策监测-资源对接-快速响应”机制,例如在成都申请“夜间经济试点城市”资金,打造“24小时中秋市集”,通过灯光秀、非遗表演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二次消费占比。同时,可与政府合作推出“文旅消费季”活动,整合多方资源,扩大活动影响力。
五、风险控制与长效运营:从“短期爆点”到“持续价值”的体系构建
01供应链安全的品牌化
中铁二十二局塔吊坍塌事故警示,区域品牌需将供应链管理转化为信任资产。例如,在九寨沟推出“透明厨房中秋宴”,通过直播展示食材溯源、烹饪过程,联合保险公司推出“食品安全险”,消除游客对餐饮卫生的顾虑。同时,可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定期公开检测报告,提升品牌公信力。
02危机公关的预案设计
参考国家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研判报告,区域品牌需制定“中秋危机响应手册”,明确台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例如,在厦门建立“台风预警-游客转移-补偿方案”三级响应机制,通过APP实时推送预警信息,提供免费改期服务,维护品牌口碑。同时,可开展危机管理培训,提升员工应对能力。
六、实战工具包:区域品牌国庆中秋营销的“五步法”
01文化资源审计表
核心文化符号清单:列出本地3-5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如历史人物、非遗技艺、民俗活动),并标注其文化价值、市场潜力及开发难度。
可体验性评估:针对每项文化符号,设计具体的互动形式(如实景演出、工坊体验、游戏解谜),并评估其趣味性、参与度及成本效益。
全国认知度验证:通过搜索引擎指数、社交媒体话题量、问卷调查等方式,验证文化符号的全国知名度及受众偏好。
02科技赋能清单
AR/VR设备租赁:列出本地可提供的AR/VR设备类型(如头显、投影仪)、租赁成本(单日/周)及技术支持团队联系方式。
无人机表演报价:按架次、时长、图案复杂度提供报价表,并标注安全规范及审批流程。
数据分析工具推荐:推荐适合中小文旅企业的数据分析平台(如巨量引擎、新榜、百度统计),并附操作指南及案例。
03跨界合作矩阵
文旅+健康合作方:列出本地三甲医院、中医药企业、健康食品品牌的联系方式及合作意向(如联合开发养生产品、举办健康讲座)。
文旅+游戏合作方:对接腾讯、网易等游戏厂商,提供本地文化IP授权方案及联合推广计划(如推出联名游戏、举办电竞比赛)。
文旅+零售合作方:整合沃尔玛、华润等商超资源,设计“文旅+零售”套餐(如购物满减送景区门票、文创产品联名销售)。
04政策申报指南
夜间经济补贴:明确申请条件(如营业至凌晨2点、提供特色夜间活动)、补贴标准(如单店最高补贴金额)及申报流程(如线上平台、截止日期)。
消费券发放:列出合作平台(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接入方式、发放规则(如满减额度、使用范围)及效果评估方法。
税收优惠:标注适用范围(如小微文旅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申请材料(如营业执照、纳税证明)及审批周期。
05危机预案模板
自然灾害应对:制定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的预警机制、转移路线图、备用场地清单及物资储备方案。
公共卫生事件:明确隔离区设置标准、消毒流程、员工防护措施及游客退改政策。
舆情危机管理:建立48小时响应机制,制定发言人培训计划(如媒体沟通技巧、危机公关话术),并准备应急声明模板。
结语:节点经济的长期主义
上海硕呈认为,国庆中秋文旅爆发季的本质,是区域品牌通过“文化IP化、体验科技化、资源生态化、政策工具化”实现品牌跃迁的窗口期。京东旅行“奔赴喜月”项目证明,当品牌将节点消费转化为文化认同、将流量争夺升级为生态共建,方能在同质化竞争中构建护城河。2025年的国庆和中秋,将是区域品牌从“地方玩家”迈向“全国品牌”的关键一战。硕呈观点:节点经济唯有以文化为根、品牌为干、科技为翼、生态为网、政策为帆,方能在这场文旅盛宴中破圈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