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chin

打造行业新标杆 建立市场新风尚 ——济南驾培行业率先破局之道

时间:2022-08-10

中国驾培机构截至2021年底达到21000余所,驾培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在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下,驾培行业的市场大环境也不容乐观。      

2004年,驾培行业开始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走过了20个年头的驾培市场,在巨大发展的同时,行业乱象也依旧频出。“黑挂靠、黑中介、黑驾校”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部分驾培机构还在铤而走险,“价格战、卖猪仔、各种套路、压缩学时、以考代练、卷款跑路”等现象屡禁不绝。

2022年,国家多部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陆续修订发布,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良性发展,以此保障学员权益,重塑驾培行业的公信力。首先,上海硕呈将从中国驾培市场的角度整体解析行业乱象之源;其次,探寻济南驾培行业未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最后,针对济南驾培行业进行科学化、创新化和品牌化的转型和升级战略。

驾培行业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运营模式依旧传统

 

01、需求锐减

2016年以来,全国新增驾驶人数量几乎是连年下降。2020年比2019年下降幅度达1/4,创降幅新高。因防控疫情需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考试人数进行了限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外出进行了管控,很多地区新增驾驶人数量出现下滑。同时,还有人口红利消失、市场下滑的惯性使然,也有学车意愿下降的因素同样影响新增驾驶人的数量。

image.png 

 

02、供给在增

新增驾校多于退出驾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正规注册的驾培机构达19741所,教练车80万辆,教练员92万余人,年培训能力近6000万人。尽管驾培市场早已饱和、产能过剩,但仍然抵不住社会投资者追逐利润的热情和在驾培训行业淘金的梦想。2020年,驾培市场的总供给继续增加,全国驾培机构数量继续攀升,数量早已超过20000所。

 

image.png

 

03、产能利用率低

驾校目前教练车产能利用率数据中,有40.93%的驾校产能利用比率不到50%,只有3.16%的驾校存在产能缺口。

 

驾培行业供需关系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未来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会长期存在。整体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但驾培模式仍停留在卖方主导的传统模式,驾校、教练依旧牢牢掌握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严重偏离市场正常发展规律。

 

零复购率是行业混乱底层根源

 

2015年以前的学驾照黄金期,驾校规模有限,学员数量激增,由此催生挂靠模式,其三大优势在行业整体保持供不应求状态,迅速成为行业主流模式:

 

01、比直营更轻资产,投入成本更低

驾校不用买教练车,甚至可以收挂靠教练一笔押金,很少营销成本(不打广告,路边店面大多数是挂靠自己开的)。

 

02、挂靠教练收入更高,积极性增加

挂靠教练只需按学员量给驾校交表费,收费多少自己决定,招得多,赚的更多多。而直营驾校的传统教练领“死工资”,为老板打工。挂靠教练是“个体户”,为自己打工,积极性自然更高。

 

03、比直营驾校管理成本更低

驾校聘请专业的客服或招生团队,额外增加了运营管理成本。而利用挂靠,不用亲自招生,由教练去招,也无需管理售后。收费多少,学员报名后怎么培训都是教练的事,运营效率很高。

 

随着驾培行业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行业竞争激烈,导致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效益不乐观。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后,驾培行业”零复购率“特性,导致在管理缺失和行业信息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挂靠模式的劣势开始显现。

 

核心原因在于”零复购率“的行业在信息闭塞的市场中,做好服务和提升专业带来的附加价值相对有限,“无复购,无对比”,没有哪个学员会因教练好而“重复报名”,服务再好也不可能。而体验了良好的培训与服务水平之后学员相互介绍带来的获客资源也极其有限;当学员一旦被坑了,含恨拿到驾照后,也不再关注哪个教练好,甚至会认为“天下教练一般黑”。良币无法驱逐劣币,市场始终存在黑中介和黑驾校的一席之地。年复一年,韭菜割了一轮又一轮……明年继续上演相似的剧情!

 

驾培行业的混乱,看似挂靠模式,是中介,是产能过剩造成的,但其根源在于这个行业的特性——零复购率。

 

驾培行业如何实现健康化发展、创新化发展和数字化发展,建立良性竞争

 

01、”互联网+“提升行业信息的透明与公开

“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驾培行业,从2017~2018年行业发展进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帮助教练招生、管理课程等。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帮助学员在线理论学习、预约练习等。未来数字化发展对驾培培行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入,主要体现在提升驾校运营效率,招生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学员的学车体验,同时也将大幅的促进驾培行业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

 

02、平台化,集约化,改变”散“”乱“的行业现象

以平台模式,改变当前教练私下招生模式,建立规范统一高效的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获客渠道,增加”零复购率“行业的服务附加值。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规范教练和驾校行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03、品牌化,产品化,建立行业标准

品牌的优势在于给予消费者稳定的预期,拥有公众对产品的广泛信任。通过规范培训标准,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精细化”、“个性化”班型产品,建立售后服务体系,深耕行业,在产品、服务和理念上实现突破与变革,转变传统理念,开启品牌化的新征程,为用户提供可靠保障,树立行业新标杆驾校,从地区到全国市场形成影响力,才能实现驾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驾培行业乱象的根治,除了需要管理部门加大市场秩序管理,公开透明行业信息,保障消费权益外,还需要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提升服务和专业能力,建立品牌效应,增强行业影响力。只有在良性竞争,正向发展,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实现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共赢。

 

 

如何打造领先的驾培公共服务平台品牌体系?

 

今年5月,上海硕呈助力济南交通驾驶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品牌战略升级,将全新的平台化驾培服务品牌定位于“驾驶培训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改变驾培行业混乱的公众认知,建立济南交通官方平台的信任背书,将统一综合平台与传统个人点状服务模式形成有效区隔。

 

01、集信息发布、驾校查询、教练员评级、网上报名、资金监管为一体的公众服务平台,使市民学车有选择驾校、获取 信息的官方渠道,营造出拼质量、比服务的行业氛围,让学车消费更透明更放心。

 

image.png 

 

02、传统模式以教练为中心,通过熟人关系找学员的获客方式,以学员为中心,学员通过平台,以服务和业务能力为依 据找教练,找驾校。

 

image.png

 

03、引进第三方银行机构,开启学车缴费资金监管。推广“先培训后付款”模式,学费按培训进度分批次拨付至驾校账户,有效解决驾校收钱跑路、学员退费纠纷、“黑中介”牟利等各类问题。

 

image.png

 

04、助力驾培行业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市级驾培活动品牌,提振行业活力。以新驾培新形象新风气为主题,打造出技能大比武、“走进AAA级驾校”等活动品牌,营造行业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image.png

 

并建立了济南驾驶培训公共服务平台“6S”统一服务标准价值体系:优选教练、优选驾校、价格透明、信息透明、官方护航、权益保障。强化安全、放心、可靠、透明的品牌认知,增强品牌信任度。为消费者传递出“阳光驾培,无忧学车”济南驾培新模式。

 

05、改变了消费者和社会大众对驾培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新认知。

image.png


相关文章

县城新中产崛起:2025下沉市场攻坚的7个反常识洞察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这句曾经的网络热梗,正在被2025年的县城新中产改写。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一线城市(2024年达8.3% vs 5.1%)。全国2800个县域中,47%的县城出现“轻奢消费圈”,客单价超500元的餐饮门店数量增长220%。特斯拉县级门店平均单店年销量突破300台,超越北京五环外门店。当一线品牌还在用“下沉=低价”的思维攻城略地时,真正的县城新中产早已撕掉“土味”标签,建立起独特的消费哲学。上海硕呈揭示7大反常识真相。
再谈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穿透战略迷雾看企业增长逻辑最近,我们在与客户沟通并探讨“战略”时,发现部分客户对于战略的理解包括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包括部分品牌战略咨询、企业文化咨询、创意设计等专专业领域公司,也是基于各自的主营业务,将企业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这三个高频词汇混为一谈。当小米宣布造车时,有人认为
从《哪吒2》看品牌长期主义的力量
截止3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经突破146亿元,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哪吒2》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哪吒2》爆火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七年蛰伏的必然结果,至今仍然不断创造新的神话。当我们看完电影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发现片尾字幕滚动着3685名动画师的名字时,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是导演及大量的制作成员用时间、品质和内容筑起的品牌价值高地。上海硕呈通过对《哪吒2》成功背后商业密码的解析,可以发现成功品牌背后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就是在急功近利的商业世界中,真正的品牌价值永远属于那些坚持品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的长期主义者。
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圈指南 用“小预算”撬动“大流量”的5大法则
导语很多中小企业挺过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迈入2025年后发现市场竞争环境依然激烈,流量成本飙升、消费者决策日益理性,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巨头围剿?上海硕呈从策略转型、技术赋能到情感连接,拆解低成本高回报的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局路径。一、痛点诊断:中小企业的三大生死劫流量内卷:头部平台竞价广告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品牌焕新再启程
我们告别了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 2025 年。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上海硕呈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郭爽女士,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话题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 品牌焕新再启程”。
拥抱变化,重塑价值,2025品牌营销这么做
立于2025年初,回首2024年营销行业,小米雷军卖车、创始人做IP、小杨哥月饼风波、品牌出海、胖东来逆势增长等关键词成为了年度话题的高频词。上海硕呈认为,2024年中国市场营销领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025年,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并积极调整策略,重塑品牌价值,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提升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