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chin

疫情常态下的茶行业的市场变革与机遇

时间:2022-06-13

 自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至今疫情已经常态化与“疫”同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理念——健康意识从基础需求上升到了核心诉求,从“没有危害”到“有益“、”营养”“天然”等等。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天然饮品——茶,做为天然绿色饮品的代表,在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变化下,迎来了新的市场变革。

茶叶市场的三个变革

01人群变革:年长和新生代,从代际差异到消费融合

疫情背景下,居家生活时间的增加,提升了代际之间的交流时长,同时家庭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增长,加速了代际之间的融合。

年轻一代,在悦己主义的基础上,对于传统养生、健康有了新的认知。以茶为基底,线下门店销售为核心,线上内容营销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兴茶饮行业,迅猛发展;数据显示,我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4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78亿元.

年长一代,开始逐渐养成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在重大电商节,屯茶风兴起。2021年,线上茶叶销售额接近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传统茶企代表品牌天福茗茶2019年,仅线上销售额达4.88亿元;大益茶2019年线上销售额,达到3.54亿元,其中双11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50%。

02市场变革:农产品和快消品,从品类价值到品牌价值

    疫情常态下,茶外销市场开始萎缩,传统茶消费市场不足以消化日益增长的茶叶产量,2020年我国茶市场产销差从2016年的不到60万吨,增加到76.84万吨,预计2021年将达到82万吨。提升茶市场内需,将成为中国茶行业发展重要战略。

而面对相对稳定的以农产品形态销售的传统茶叶市场,如何拉动年轻消费群体,是成功的关键。

在小罐茶以前,国内茶叶品牌仍然聚焦在以地域优势为核心的品类竞争模式。消费者只知品类而不知品牌,绝大部分人知道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历史名茶,却不知道背后的代表性品牌。

而年轻消费群,对于茶品类、文化的认知相对有限,对于年长一代,他们更关注产品本身价值。新兴茶饮品牌正是抓住了年轻人健康好喝、便捷好玩的茶饮诉求,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从2015年到2020年,以现制茶饮为代表的新兴茶饮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21.9%。

1655107354585209.png 

    

03竞争变革:传统和新兴茶品牌,从彼此欣赏到竞争对立

虽然,新兴茶饮同传统茶叶,从产品形态,消费人群,营销推广上看区别很大,看上去像是两个行业,但是随着代际间消费行为的融合,消费升级态势的清晰,二者之间的消费者重叠性将越发明显。

一方面,传统茶企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资金优势,开始不约而同地尝试升级产品、改造茶饮空间、塑造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大益茶以“普洱+”的品牌战略,寻求年轻化转变,布局教育、时尚生活、科技、参饮等产业,实现消费群年龄上的向下渗透;

另一方面,新兴茶饮品牌,从轻资产模式,逐渐开始布局上游产业链,从品质保障出发,建立自有茶园、加工工厂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方式,打破茶产品边界,以内容、设计、联名等营销手段,拓展纯茶产品,不断蚕食传统茶叶市场。所以星巴克、茶颜悦色、喜茶卖等年轻一代的消费品牌,开始推出茶包产品。

茶叶品牌的出圈机会点

上海硕呈研究表明疫情常态下,消费需求与消费场景日渐多元茶,不再只是杯中热饮。新茶饮原叶茶之间的流量争夺愈发激烈,双方正走在交叉融合的时间点上,彼此都想建立竞争壁垒。随着行业整体的技术升级与管理创新,迭代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企业该如何探寻上升通道与机会,又该如何面对新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来打造高频消费场景?实现快消化的道路上“提速”变革。

01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提升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者品牌化需求的强化,以及小罐茶、茶里、喜茶、奈雪的茶等茶企对于茶叶品牌的锻造及对于茶叶行业的不断搅动,必然会推动茶叶企业意识的转变及对于品牌的重视,同时也必定会推动整个茶业的品牌化发展进程。

02加速布局新零售渠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经济爆发式增长,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965万,占网民整体的80.3%。

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新兴茶饮品牌已经开始转向线上,喜茶和奈雪均已开设网上旗舰店,旗舰店粉丝均已突破40万人,2020年新式茶饮品牌店铺累计浏览人数超过1000万人,较去年增长3倍。但新兴茶饮线上渠道存在明显短板,核心品类花果茶口感无法保证;纯茶系列,产品品质无法同传统茶企业竞争。传统茶企业依托原料供应链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提升线上运营营销水平,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产品、内容,完善销售网络,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03挖掘消费者核心诉求,满足消费者显性或隐性需求

传统茶叶企业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运作思路,让他们固守着茶叶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难以突破自我,从而忽视了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当前的消费者对于茶叶的真实需求,在于品质、口感、颜值,而不在于“品类”,品类只是品牌对于产品的信任背书,是消费者的表象需求

这就需要茶企跳出固有思维,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产品。专注产品细节,回归到产品本身,以品质、时尚感、便捷性、个性化等方向优化消费体验。从而产生品牌信任,形成品牌忠诚

虽然在疫情常态背景下,茶行业遇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但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硕呈认为在新的时代浪潮中,想要抓住新的风口,必须企业理念、运作思路、服务体系等各个细节系统构建并长期坚持的品牌建设,注重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新市场新消费下的创新,打造茶叶快消化产品的美好消费体验,才能实现中国茶品牌的强势崛起

相关文章

县城新中产崛起:2025下沉市场攻坚的7个反常识洞察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这句曾经的网络热梗,正在被2025年的县城新中产改写。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一线城市(2024年达8.3% vs 5.1%)。全国2800个县域中,47%的县城出现“轻奢消费圈”,客单价超500元的餐饮门店数量增长220%。特斯拉县级门店平均单店年销量突破300台,超越北京五环外门店。当一线品牌还在用“下沉=低价”的思维攻城略地时,真正的县城新中产早已撕掉“土味”标签,建立起独特的消费哲学。上海硕呈揭示7大反常识真相。
再谈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穿透战略迷雾看企业增长逻辑最近,我们在与客户沟通并探讨“战略”时,发现部分客户对于战略的理解包括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包括部分品牌战略咨询、企业文化咨询、创意设计等专专业领域公司,也是基于各自的主营业务,将企业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这三个高频词汇混为一谈。当小米宣布造车时,有人认为
从《哪吒2》看品牌长期主义的力量
截止3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经突破146亿元,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哪吒2》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哪吒2》爆火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七年蛰伏的必然结果,至今仍然不断创造新的神话。当我们看完电影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发现片尾字幕滚动着3685名动画师的名字时,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是导演及大量的制作成员用时间、品质和内容筑起的品牌价值高地。上海硕呈通过对《哪吒2》成功背后商业密码的解析,可以发现成功品牌背后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就是在急功近利的商业世界中,真正的品牌价值永远属于那些坚持品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的长期主义者。
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圈指南 用“小预算”撬动“大流量”的5大法则
导语很多中小企业挺过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迈入2025年后发现市场竞争环境依然激烈,流量成本飙升、消费者决策日益理性,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巨头围剿?上海硕呈从策略转型、技术赋能到情感连接,拆解低成本高回报的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局路径。一、痛点诊断:中小企业的三大生死劫流量内卷:头部平台竞价广告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品牌焕新再启程
我们告别了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 2025 年。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上海硕呈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郭爽女士,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话题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 品牌焕新再启程”。
拥抱变化,重塑价值,2025品牌营销这么做
立于2025年初,回首2024年营销行业,小米雷军卖车、创始人做IP、小杨哥月饼风波、品牌出海、胖东来逆势增长等关键词成为了年度话题的高频词。上海硕呈认为,2024年中国市场营销领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025年,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并积极调整策略,重塑品牌价值,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提升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