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chin

乡村振兴三部曲之二“特色产业品牌化”

时间:2023-05-22

乡村振兴三部曲之二“特色产业品牌化”

 

品牌强则国强,品牌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国际市场咨询机构 Kantar Millward Brown (凯度)公布了 2023年度 BrandZ 全球最具价值100强品牌榜单(BrandZ Most Valuable Global Brands 2023),榜单前10名中,仅有1个中国品牌腾讯,其余9个品牌苹果、谷歌、微软等品牌皆是美国的。

image.png

在百强品牌榜单中有阿里巴巴、茅台、华为等14个中国品牌上榜,行业则分布为媒体和娱乐、消费科技和金融服务等。

image.png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表示,“没有任何顶级品牌可以保证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纵使风云变幻,消费者对强大品牌的看法与态度仍然稳定。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资产作支撑,百强品牌的合计总价值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今年上榜全球百强的中国品牌数量与去年持平,14个中国领先品牌抓住了消费环境变化中最大的确定因素——品牌因素。”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和分布格局在发生变化,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既要发挥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又要夯实传统产业的基础作用,既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又要统筹服务业和农业全面发展。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各地政府纷纷寻找独具特色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其中,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上海硕呈将对乡村振兴三部曲“特色产业品牌化”进行探讨,以为乡村振兴的品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什么要品牌化?

        特色产业品牌化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品牌化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同时,通过品牌化的方式,能够将乡村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提升乡村竞争力:特色产业品牌化能够使乡村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

势,提高乡村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特色和品牌的优质产品,因此,特色产业品牌化能够使乡村产品更具吸引力。

        第三,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特色产业品牌化,能够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振兴。同时,也能够提升乡村社会形象,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以茶为例看看特色产业品牌化成功案例

案例一: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化云南普洱茶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逐渐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饮品。通过打造普洱茶品牌,云南实现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在普洱茶产业品牌化的过程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茶农和茶企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同时,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马古道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提升普洱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案例二:福建安溪铁观音产业品牌化 福建安溪是中国著名的铁观音产地,其铁观音味道独特、品质优良。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发扬光大,安溪县政府积极推动铁观音产业品牌化。通过建立铁观音产业园、举办铁观音文化节、加强原产地保护等措施,安溪成功地将铁观音这一特色产品推向了全球市场。铁观音产业的品牌化不仅带动了茶农收入的增长,还催生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茶叶深加工、物流、旅游等。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品牌化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特色产业品牌化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收获。

        第一, 发掘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是关键。无论是普洱茶还是铁观音,其成

功都离不开对地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发掘。因此,在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化时,应充分了解和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产业。   

        第二, 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不可或缺。在特色产业品牌化的过程中,政府

的扶持和政策引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出台财政、税收、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 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是重点。特色产业品牌化的核心在于品牌

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有效的传播策略以及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拓展市场份额。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品牌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

        第四, 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品牌化不仅涉及主导产业本身,

还关乎到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包装设计、物流运输、旅游文化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第五,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特色产

业品牌化还需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特色产业的长期繁荣发展。

结束语

        特色产业品牌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地方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特色产业品牌化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的竞争力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践案例表明,只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政府扶持引导、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品牌化就能为乡村振兴事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特色产业品牌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积极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00后“整顿”品牌:这届年轻人要的不是产品,是“情绪按摩”
当LV的老花包在地铁里频繁撞款,当“早八人”的疲惫写满脸庞,00后正在用消费投票改写品牌规则。上海硕呈认为,他们不再为单纯的功能付费,而是追捧能提供“情绪按摩”的产品——那些能疏解焦虑、彰显自我、连接同类的消费选择,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数据显示,近6成青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超9成认
中秋文旅爆发季:区域品牌如何借势节点实现全国破圈
引言:节点经济的战略价值与文旅融合的新机遇2025年10月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文旅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据文旅部数据,双节前夕,国内省际交界城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62%,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昭通预订量飙升103%;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远途目的地酒店搜索量同比激增75%。家庭游、远途游成为主流,省际交界城市凭借地理与文化
从对峙到转化:西贝如何将罗永浩的批评变为营销机遇?
最近,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舆论风波,让知名餐饮品牌西贝在五天时间内经历了从强硬对峙到诚恳道歉的戏剧性转变,也为企业品牌营销上了沉痛一课。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并呼吁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强硬回应称“一定会起诉罗永
战略视野下的教育价值重构:教师作为国家战略资产的崛起与进化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2025年,教育已超越传统认知,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产。作为品牌战略咨询机构,上海硕呈在服务教育行业的过程中发现:优质教育机构的市场溢价,本质上是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资本化呈现。这种人力资本的复利效应,与品牌价值积累规律高度契合——当教师持续投入情感与专业,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将呈指数
从代工贴牌到定义全球潮玩语言:泡泡玛特给中国品牌出海的战略启示
泡泡玛特(POP MART),作为中国潮玩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发展至今成为市值近3600 亿港元左右(截止2025年6月13日)的全球潮玩帝国,在全球市场掀起了一场现象级的潮流风暴。从泰国的粉丝群体自发为 LABUBU 创作精彩漫画,到西班牙的街头回荡着专为 LABUBU 谱写的主题曲旋律;从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的门店前顾客排起
2025品牌增长:CEO必懂的量化营销公式
告别模糊投入,3大维度+5个关键指标,构建可预测的品牌增长模型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品牌增长正从依赖直觉的“艺术”,进化为一门基于数据的“精密科学”。一位CEO曾向我展示他的营销预算表:传统广告、社交媒体、KOL投放、线下活动……投入巨大,却难以厘清每笔钱带来了多少新用户、多少实际收益。“我们像在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