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chin

一文看懂新中国品牌70余年奋进史——沐风栉雨70载 踔厉奋发新时代——

时间:2022-10-01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品牌从破冰至繁盛,期间历经种种磋磨,有20世纪90年代土洋竞争惨败后重头再来,也有在国际化转型中从被动不适到得心应手,更有现今于部分领域实现世界级领先突破,中国品牌发展理念与运作手段日臻成熟。70多年波澜壮阔的品牌发展史中,生存与变革是中国品牌不断求索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品牌发展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基本没有发展。硕呈分析这个时期中国品牌的发展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业界的品牌意识淡漠:

1956-196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品牌有短暂的发展;

1967-1979年,新中国品牌事业更是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后,国外品牌凭借着其雄厚的实力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在国内企业尚未对品牌的价值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一大批国内企业知名品牌以各种方式迅速没落。在国外品牌的冲击和国内品牌没落的双重打击下,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经营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关注品牌,90年代起,国内企业品牌开始了新一轮的崛起。硕呈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品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10年中国品牌就会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品牌启蒙时期

改革开放的头十年,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不是很激烈,国内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中国企

业和消费群体对品牌的理解还处于一知半解,这个时期对品牌的认识处于启蒙期。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养荣酒。标志我国内地电视广告媒体的开始,这一天也成为中国电视广告媒体的创办日

1981年,咸亨酒店因鲁迅文学巨作《孔乙己》驰名天下,“咸亨”重新确立品牌战略,借助文学大师作品成就百年传奇,堪称中国文化品牌营销典范事件。

1983健力宝借洛杉矶奥运会一夜成名,成为中国品牌借势营销的开路先锋

1986年,海尔“砸冰箱”事件开启海尔以质量创品牌的序幕,成为最知名的品牌传播故事。

1988年,广州“太阳神”在国内率先导入CI系统,打响了中国企业形象战略第一枪。

从当时的市场情况来看,品牌多诞生于日化、食品等以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生活为主的低附加值赛道,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品牌,虽在该阶段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但因其价格较高,仍被当时的市场视为“奢侈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80年代中期,中国逐渐诞生了以柳传志、张瑞敏等为代表的最早一批企业家。

20世纪90年代2000中国品牌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日益扩大,国内创造出不少品牌,特别是家电、纺织服装、IT通信等消费品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企业品牌导入方式主要以CI方式来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199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我国第一个名牌企业自我保护组织“驰名商标保护组织”于6月26日在北京成立,成为最早的行业协会品牌行动。

1994年,CCTV开始黄金时段广告招标,“孔府宴酒”夺得首届标王,成为市场调整期突进者品牌代表。

1996年3月26日,长虹发动价格大战,国内所有彩电企业掀起降价风暴,开启与外资品牌的全线竞争。

1995年《广告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继1982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后又一部重要法规,我国品牌传播意识进入法律层面。

1999年,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品牌兴起,全新的门户网媒品牌开始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90年代初期,品类迎来爆发,“质量为王”成了此时的主旋律。

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产品牌遭受了冲击。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两乐水淹七军”,90年代末逐步升温的国产家电与“洋”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战,都是那段时期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相互绞杀的最真实写照。

21世纪初中国品牌国际化酝酿时期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技术水平的提升 市场环境的磨练,逐步地成熟起来,再加上国际知名品牌的全面进入,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进程的热情。

2000年,“送礼就送脑白金”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段持续广告轰炸,取得良好市场销售成绩,同时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2000年8月,青岛啤酒收购嘉酿啤酒,完成由洋品牌并购本土品牌到本土品牌反并购洋品牌的跨越。

2001年3月4日,美国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大楼更名为“The Haier Building”,海尔品牌进一步国际化。同年,海尔集团在东京银座点亮灯箱广告,中国企业首次在世界四大黄金广告位竖起广告牌。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在与外资品牌进行博弈的同时,国产品牌也在逐步以外资品牌为师,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运营智慧,自身得以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国人消费水平逐步提升,同时,受竞争影响,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逐步下沉,2003年前后,深度分销拉开了序幕。这一年淘宝的成立,标注着电商时代春天的到来。

2010年2020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融入时期

随着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的竞争加剧,中国品牌的日益壮大和成长,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品牌竞争的潮流中。

2013到202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从中国移动的互联升级,到华为的鸿蒙计划,到京东的无人机送货,到小米走向世界,再到国货崛起......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从79家发展到145 家;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从150.98万亿元增长到372.53万亿元;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中国由第34位跃升至第12位。

2020年后的发展 品牌强国已成为国家和企业共识

品牌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工业结构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不是品牌大国

2014年始,中央将品牌战略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与安排。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行程中提出了“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三个转变”为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品牌认识的再一次深化。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强调“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这是中央政府层面第一个以品牌为关键词的正式文件,在中国国家品牌战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早期品牌仅作为一种产品识别的符号,到如今,品牌开始已经成为企业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看到,中国新消费品牌正不断崭露头角花西子元气森林、参半、蔚来汽车……同时还有越来越多高新技术品牌,正迅速崛起扬名世界华为、大疆、小米

综述

品牌是一种承诺不仅可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和购买风险还能提供给消费者愉悦的使用体验一个具有强势的品牌资产不仅具有超高的溢价率,还能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利润率从国家层面来说,许多国家也在积极的塑造本国“国家品牌形象”,如美国塑造的是“创新和科技”,日本则是精细和匠心”,德国主打“严谨和品质。品牌是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竞争优势以及差异化的综合体现。未来中国也将提升国际视野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真正形成品牌强国之势提升国家乃至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十年来,中国品牌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最早的USP理论品牌形象论定位论到战略论,中国品牌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西方的战略、品牌、营销和管理的理论、工具及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利用中国传统千年智慧哲学相结合,开创更适合中国品牌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品牌建设理论体系,来谋求在世界商业竞争中的一席之地。

近四年来中国品牌的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创新和成长比如大家都熟知的君智华与华等也有正快速成长的新锐品牌服务机构比如硕呈品牌战略咨询等本土化品牌咨询企业他们正以国际化的视野既取西方品牌营销理论之长又融东方智慧哲学之精结合本土企业实情创新一套适合本土企业的品牌建设方法论为中国品牌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孜孜不辍为实现品牌强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关文章

县城新中产崛起:2025下沉市场攻坚的7个反常识洞察
“北上广深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这句曾经的网络热梗,正在被2025年的县城新中产改写。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一线城市(2024年达8.3% vs 5.1%)。全国2800个县域中,47%的县城出现“轻奢消费圈”,客单价超500元的餐饮门店数量增长220%。特斯拉县级门店平均单店年销量突破300台,超越北京五环外门店。当一线品牌还在用“下沉=低价”的思维攻城略地时,真正的县城新中产早已撕掉“土味”标签,建立起独特的消费哲学。上海硕呈揭示7大反常识真相。
再谈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穿透战略迷雾看企业增长逻辑最近,我们在与客户沟通并探讨“战略”时,发现部分客户对于战略的理解包括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包括部分品牌战略咨询、企业文化咨询、创意设计等专专业领域公司,也是基于各自的主营业务,将企业战略、品牌战略、产品战略这三个高频词汇混为一谈。当小米宣布造车时,有人认为
从《哪吒2》看品牌长期主义的力量
截止3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经突破146亿元,观影人次破3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哪吒2》已连续创造多项纪录,是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并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哪吒2》爆火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七年蛰伏的必然结果,至今仍然不断创造新的神话。当我们看完电影影院灯光亮起,观众们发现片尾字幕滚动着3685名动画师的名字时,这场视觉盛宴背后是导演及大量的制作成员用时间、品质和内容筑起的品牌价值高地。上海硕呈通过对《哪吒2》成功背后商业密码的解析,可以发现成功品牌背后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就是在急功近利的商业世界中,真正的品牌价值永远属于那些坚持品质取胜,坚持内容为王的长期主义者。
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圈指南 用“小预算”撬动“大流量”的5大法则
导语很多中小企业挺过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迈入2025年后发现市场竞争环境依然激烈,流量成本飙升、消费者决策日益理性,中小企业如何突破巨头围剿?上海硕呈从策略转型、技术赋能到情感连接,拆解低成本高回报的2025年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破局路径。一、痛点诊断:中小企业的三大生死劫流量内卷:头部平台竞价广告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品牌焕新再启程
我们告别了过去一年的挑战与机遇,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 2025 年。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上,上海硕呈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郭爽女士,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话题 ——“跨越品牌老化鸿沟,2025 品牌焕新再启程”。
拥抱变化,重塑价值,2025品牌营销这么做
立于2025年初,回首2024年营销行业,小米雷军卖车、创始人做IP、小杨哥月饼风波、品牌出海、胖东来逆势增长等关键词成为了年度话题的高频词。上海硕呈认为,2024年中国市场营销领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025年,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敏锐地捕捉这些变化,并积极调整策略,重塑品牌价值,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提升销售业绩。